撰稿人 陈小鸿
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承载力,不只取决于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更重要的是承载增长的方式。规划不仅要考虑未来应该做什么,还必须调整增长、回答不能做什么。
上海交通发展仍存问题
回顾上海过去30年发展历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带来了交通机动化迅猛推进的趋势。2012年,上海道路面积占整个城市面积的比例约为1986年的10倍,但机动车数量整整增加了20倍。持续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偿还了历史欠账,但交通发展仍存在问题,主要是:
一是公共交通发展与人口集聚空间的失配。上海近年来公共交通设施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道路桥梁设施的投入。城市蔓延发展,公交枢纽、交通走廊与人口集聚空间失配。研究发现,上海所有交通站点所集聚的工作岗位比重,远远低于国际同类大城市,大量新增城市建设空间缺乏公交支撑与覆盖。
二是强调效率的机动车发展取向带来的负面效应。强调效率的发展取向,容易放大机动车交通模式的负面效应。城市的慢行交通环境被弱化,牺牲了相当部分弱势群体的出行公平性。交通管理主要还是依赖于对机动车的拥有控制,而非使用控制。对比国外高密度城市核心区,往往是公交系统发达,机动车保有量低,而上海中心城则是公交供给与机动车保有量双高,郊区服务严重滞后。
国际趋势与发展目标
借鉴国际经验,交通发展越来越关注环境低碳与社会公平。
交通转型就是促使综合成本下降和服务质量提升。关键是集聚开发,城市空间拓展与更新发展必须向公共交通走廊集中,推动非通勤出行的本地化,促进交通向低碳、公交和城市外围倾斜。伦敦的轨道交通枢纽500米范围内居住人口占22%,1公里范围内居住人口53%,就业岗位更高达67%。首尔规划提出了3个30%的目标,即小汽车出行减少30%,公共交通通勤时间减少30%,绿色交通使用增加30%。
面向2040全球城市建设,上海交通发展应以绿色交通为主导、新技术为支撑、各类交通方式与运行组织模式优势互补,构建更安全、更易达、更绿色、更公平的综合客运体系,全面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
新常态下,土地、能源、资源紧约束,倒逼着我们需要思考上海公共交通转型发展的策略:
一是探索降低交通对环境影响和资源代价的途径。以生态、用地、环境、能源强约束来倒逼城市交通转型,控制并降低交通活动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代价,重点支持低能耗和低排放交通方式,强化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建设。
二是以适度聚集开发实现有控制的增长。优化轨道交通网络,引导增长人口与就业方位向轨道交通走廊定向增长,作为调控交通活动强度与模式的主要手段。轨道走廊带聚集新增人口的70%,非通勤出行控制在2.5公里以内慢行可达范围。
三是建设市域轨道快线,完善客运交通结构。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市域建设中心城至郊区新城带点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快线,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布局,提升对长三角的辐射作用。在城市内部建设“两横两纵”复合型射线走廊和环形换乘枢纽体系,加快对现有轨道交通网络的提速改造、优化与衔接。
四是以提升系统功能为导向,注重管理综合协调。客运服务方式包括公共交通、出租车、自行车和步行等。尤其要加强非机动化交通发展,增强公交与自行车、步行有机结合,缩小公交相对小汽车出行劣势,合理分配各类交通资源,实现交通层面的社会公平和系统高效。
五是交通发展差别化分区、信息化支持。基于交通发展策略分区,构建差别化的客运服务体系、交通基础设施配置与管理政策。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对小汽车使用进行更严格的限制,实施拥有与使用、通行与停放目标一致的交通管理政策,形成与城市分区功能、交通供需相适应的多元客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客运服务的人性化、多样性,以精细化管理支持需求的长效调节,维持区域交通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作者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标题:以生态、能源等强约束倒逼交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