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文章指出,2014年至今,通过中纪委网站公布的国企落马高管至少已有115名,其中国企腐败重灾区——能源领域最严重。文章指出,石油、电力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型企业最易滋生硕鼠。一把手、企业副职、关键岗位负责人等“实权派”最易身陷贪腐。财务管理、业务承揽、物资采购等生产经营环节风险系数最高。
最多行业
石油电力等能源资源领域
蒋洁敏、王帅廷、宋林、孙兆学、徐建一、廖永远、王天普,十八大以来,仅“老虎级”国企高管便有7人“落马”,映射出国企腐败的严重性。中纪委网站去年至今公布的115名“落马”国企高管从类型上看,其涉案人数分布为能源领域24人,占20.9%;机械与制造领域14人,约占12.2%;建设投资领域13人,约占11.3%;电信领域11人,约占9.6%;交通运输领域6人,约占5.2%;金融领域4人,约占3.5%;传媒、冶金、出版、烟酒等其它十多个领域43人,约占37.3%。
由此可见,能源、建设、投资、机械与制造、电信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型企业是国企腐败高发区。其中,石油、电力等能源企业尤易滋生硕鼠。24名能源企业“落马”高管中,有8人在电力企业、7人在石油天然气企业、7人在煤炭企业、2人在其他能源企业。
>>解读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教授贺夏蓉认为,能源、电信等企业关系国计民生,资本雄厚,且居行业垄断地位,掌握稀缺市场资源,容易成为权力寻租和以权谋私重灾区。专家表示,国有资产资源来之不易,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型企业腐败易发多发,反腐的重拳就应落在这里。
最危岗位
一把手或副职等重要岗位
董事长、总经理等一把手毫无意外地成为国企腐败分子中的“大多数”。115名“落马”国企高管中,董事长、总经理等企业一把手共有65人,如广东电网公司原总经理吴周春、上海市电力公司原总经理冯军等,占比约56.5%。
一把手之外,一汽集团原副总经理安德武、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副董事长赵德胜等企业副职,成为因腐败“落马”的第二大群体。115名“落马”国企高管中,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等副职共有39人,占比近33.9%。
此外,身居要职或“肥缺”的关键岗位负责人,也是腐败高危人群。115名“落马”国企高管中,总经济师、总会计师、运行总监等关键岗位负责人共有11人,约占9.6%,如天津冶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总经济师孟照勤、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总会计师贾东、南方航空运行总监田晓东等。
>>解读
湖南省法学会廉政法学课题组组长邓联繁教授认为,领导班子成员、关键岗位负责人等掌握着企业资源、资产、资金管理处置权,容易成为社会争相‘围猎’的对象。“群蛀”是国企腐败的一大特点。国企高管常可“感召”班子成员和中层以上干部,形成攻守同盟,往往拔出萝卜带出泥。
风险环节
财务管理业务承揽等环节
115人中有26人公布案情,主要涉及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经商办企业等事项。其中,涉嫌受贿者最多,约为21人。通过其他已经公开的信息可以发现,以下环节较易滋生腐败。
一是财务管理环节。发生于此类环节的腐败主要为贪污,如中远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敏杰。二是业务承揽、招投标等环节。发生在此类环节的腐败多为权钱交易和为亲友谋利。如中央巡视组指出,中国海运集团有的人通过关联公司承揽大量业务,贴着企业发财。三是物资采购、销售等环节。发生在此类环节的腐败也多为权钱交易和为亲友谋利。如中央巡视组指出,中船集团物资采购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中国联通公司有的领导和关键岗位人员利用职权与承包商、供应商内外勾结,搞权钱、权色交易。
>>解读
专家表示,财务管理、业务承揽、物资采购等环节,资金密集度高、外部关联度大、诱因多,加上民主决策、监督机制不完善,因而容易滋生腐败,是国企廉洁经营的主要风险点。同时,其他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运作等“三重一大”事项,也容易滋生腐败。
(原标题:115名国企落马高管能源领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