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世界环保大会遴选2015年度全国节能环保重点优势技术产品

    世界环保大会遴选2015年度全国节能环保重点优势技术产品

    来源: 新浪环保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5-04-24 访问:

      2015年是我国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承上启下之年;目前,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今年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有力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发改系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会议,再次提出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

      政策的利好,进一步促进了节能环保掀起新的经济增长热,目前全国部分省份已经将节能减排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优势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无疑将促进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未来节能环保将迎来新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据悉,为了积极响应政府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加大推广重点领域的优势企业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世界环保(经济与环境)大会组委会于日前正式启动了“2015年度全国节能环保重点领域优势推广技术产品”遴选,由节能环保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进行资质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将获得“优势推广技术产品”证书,进入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开展调研的全国节能环保企业优势技术产品数据库,并将推荐对接国家及省市的节能环保项目及示范推广,根据企业需求,组织专家针对节能环保技术或产品专项调研,同时还将在第七届世界环保大会召开期间进行集中推广。

      组委会将于2015年6月13日在北京召开现场会议,主办方委托会议承办单位组织召开节能环保专场政策与资本扶持辅导会,特邀国家有关部委司、局进行节能环保政策指导讲解,获选企业将在会上就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情况及发展瓶颈进行集中汇报;组织方同时就节能环保产业扶持资金进行专项辅导,在市场融资方面还将有银行信贷、投资基金、民间资本方进行针对性企业融资能力及途径分析说明。

      2015年度全国节能环保重点领域优势推广技术产品范围包括:

      一、节能技术/产品领域,包括:1.节能技术与设备;2. 节能产品;3. 节能服务;向下延伸,又可以分为:1. 电配送传输;2. 工业节能;3. 建筑节能;4. 照明领域;5. 交通领域。

      二、环保技术/产品领域,包括:1. 环保设备与技术;2. 环保产品;3. 环境服务;向下延伸,可以分为:1. 水处理;2. 大气污染治理;3. 垃圾处理;4. 土壤修复;5. 环境监测;6. 噪声消除。

      三、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产品领域,包括:1. 矿产伴生资源;2. 工业固体废渣;3. 汽车工程;4. 报废物品;5. 厨余废弃物;6. 农林废弃物;7.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雨水资源。

      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领域,具有成熟且具有产业化基础的技术,包括:1. 生物质能转换:沼气工程、生物质气化供气、发电工程;2. 太阳能光电和采暖;3. 地热发电与采暖;4. 风力发电;属于技术攻关具有应用价值的,包括:1. 燃料电池技术;2. 温差能源利用技术;3. 废弃物发电;4. 燃料制造与热利用技术;5. 生物质液化;6. 新型地热利用;7. 海洋能发电技术。

      五、生态农业与现代化农业技术/产品领域,包括:1. 绿色农业;2. 物理农业; 3. 工厂化农业;4. 立体农业。

      世界环保大会(WEC),源于2008年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绿色新政,由国际节能环保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致力于构建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利双赢的政府与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主导世界各国向绿色生态发展模式转变,共同应对全球面临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恶化的环境问题。

      自2008年起,大会每年一届,每届大会均包括举办十场次专题论坛和行业会议,并已连续举办了六届,累计共有近80多个国家将6000余位代表出席了大会,国内外三十多家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行业学协会参与组织了大会,以及六十多家世界主要国家的驻华使馆支持下,共同见证了推进世界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生态环境与未来道路的绿色大会。大会已发展为具有深刻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的涵盖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盛会。第七届世界环保大会预计将于今年底举办。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日本政府鼓励公务员着清凉商务装节约能源
    下一篇:没有了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