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连续两周关于新能源车的报道,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尽管目前在本土新能源车销量并不突出,但对于未来,品牌与经销商却都表示十分乐观,这份信心不仅源于市场,更源于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链的优势,以及对即将出台的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期待。
□本报记者 朱丽
制造:资源丰富链条完整
随着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出台,我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正逐步完成从原材料到制造以至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打造。
2014年8月,在四川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洽谈会上,一批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项目落地本土。11月,第二届中国(成都)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举行,四川省内新能源汽车“产学研用投”一体化发展提上议程。
作为四川省加速培育的5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四川新能源车的产业布局正日渐成型。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告诉四川日报记者,四川作为国内锂资源主要集中地,拥有发展电动汽车的巨大优势。不仅拥有丰富锂电池正极、负极材料资源,电池隔膜、电解液、电机等配套产品的本土自给能力也在加强,“大电机、发电机、核电电机、风电电机,四川很有优势,现在都往电动汽车领域转型。现在四川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可以做到续航里程300公里,电控可以控制3000节锂电池,已经可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为新能源车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陈全世如是说。
目前,新能源车3大核心部件中,四川在动力电池领域已初步形成从材料加工到电池生产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驱动电机和电控两大领域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去年在四川举行的绵阳科博会、成都国际车展、中国西部博览会等各大展会上,都出现了四川新能源汽车的身影。
销售:政策优势呼之欲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国家出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外,在北京、上海等地上牌优势、摇号政策等区域性政策,是促进这些地区新能源车销售蓬勃发展的真正动力。而对于我省新能源车区域政策的期待,也是四川本地新能源车品牌、经销商和消费者们最关切的问题。
近年来,成都先后出台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率先倍增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按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的40%给予地方配套资金,对采用整车融资租赁、动力电池租赁模式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运营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并在产品研发、融资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资金扶持。
前不久,省发展改革委约请省级有关部门、专家和新能源车推广应用的重点企业,召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商业模式创新专题座谈会,研究新能源车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意见,并对下一步区域性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进行意见收集。
会上,企业代表与专家们认为,目前国家政策对新能源车的购买有补贴政策,但对于使用的激励政策和配套服务相对滞后,而从采购到使用,新能源车都应有区别于普通汽车的服务与机制。区域性政策出台,希望能从应用方面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并提出可借鉴北京、上海等地,对上牌等方面给予一些特别政策,出台鼓励社会采用新能源车的举措。在单位、社区、住宅普及充电的设备,或从规划上明确一定比例的车位有充电功能配套和充电设施,甚而机关企事业单位可带头推行充电点先行试点。采用“个人+国家补贴”的方式,甚至在安装充电设施时政府可采用一口申报制,指定部门接待申报事宜,申、批、安装一个部门受理,为电动车车主开绿灯。
(原标题:新能源车发展四川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