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禁塑”一小步环保一大步

    “禁塑”一小步环保一大步

    来源: 工人日报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5-02-12 访问:

      吉林省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禁塑令”,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及餐具,违者最高将被处以3万元罚款,由此成为全国首个从“限塑”向“禁塑”全面升级的省份。

      近日,吉林省将“禁塑”工作列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为增强“禁塑令”的法律效力,该省还计划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限塑令”在我国推行近7年,效果不尽如人意。吉林何以敢首吃螃蟹“禁塑”?这一禁令能否彻底落到实处?

      看似一小步,实为一大步

      元旦过后,吉林省内大型商场、超市的购物袋悄然发生变化:色泽偏乳白,触摸手感较厚,感觉像纸,而价格贵了0.3元左右。

      这一变化,源自当地政府发布的《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规定》。该“禁塑令”于2014年2月出台,经过前期大量准备工作,今年正式推行。

      “很多地方‘限塑’尚不成功,吉林省竟敢‘禁塑’,能搞成吗?”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2007年国务院下达“限塑令”,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产销、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只是,近7年时间过去,许多商贩和消费者依然“我行我塑”。

      正因如此,从“限塑”到“禁塑”,从叫停“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到封杀“不可降解塑料袋及餐具”,吉林省此番主动作为看似一小步,实为一大步。

      早在1999年,吉林省即被列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该省发改委副主任宋刚表示,率先“禁塑”,既为防控白色污染,更能使该省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产业占领发展先机。

      “实行‘禁塑令’后,替代产品主要以聚乳酸为原材料,无论在生产、使用环节,还是废弃后,均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填埋6个月就可在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吉林省发改委产业协调处处长刘大蔚告诉记者,该省近年来着力打造生物化工产业,现已具备良好的聚乳酸产业基础。

      “禁塑”的现实顾虑

      吉林省“禁塑”已推行一个多月,记者走访发现,大型商超基本都能按新规行事,而一些中小型超市、小商贩,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对于百姓来说,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禁塑”增加了生活成本。

      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成本比传统产品高出2倍左右,购物袋的价格也随之涨至0.5元~0.8元/个,较原来的普遍高出0.3元。而且,可降解塑料袋韧性稍差,出产3个月后强度就会下降,5个月后就会发生降解,袋子表面或开始出现小孔。

      “价高、寿短,买个可降解塑料袋装东西回家,过几个月,想再用来装垃圾都不行了。”有市民如此吐槽。

      部分超市也有自己的“不情愿”。“原来的塑料袋放几年都能用,一次多采购些,价格会更便宜,在塑料袋上都能有点赚头。可降解塑料袋本身就贵,还有保质期,一次不敢进太多,在塑料袋上的利润空间就没有了。”一大型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

      提及“禁塑”,很多小商贩更是心存顾虑:“过去搭一个塑料袋,成本是5分钱。换成可降解的,怕是搭不起了。”

      “百姓担心对自己生活造成不便,商家感觉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这都会影响群众响应‘禁塑令’的积极性。”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立春表示,颁布“禁塑令”,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落到实处,可谓任重道远。

      “相信情况会越来越好”

      “新政施行初期必然会遇到阻碍,但政府部门的决心非常坚定,我们绝不会回避困难。”刘大蔚说。

      各方信息显示,目前,吉林省已形成多部门联动、统筹推动“禁塑”工作的格局。 截至1月15日,吉林省工商系统已检查各类市场主体8.77万户,下架封存不合格塑料袋及餐具2652公斤,并开通了24小时投诉举报平台12315;2月2日起,该省发改委、工信厅、环保厅等6个厅局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开始奔赴各地督查“禁塑令”执行情况;环保部门对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等建设项目坚决不批;质监部门也将在各市州设立塑料制品检测站……

      与此同时,吉林省还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利用聚乳酸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企业给予扶持。

      据统计,吉林省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及餐盒的年消费量约3.5万吨,如全部替换成生物可降解材料,按现有价格计算,就是10亿元以上的市场。这块诱人蛋糕,不仅让本土企业准备大干一场,也吸引了不少外省名企落户位于长春经济开发区的全球首个聚乳酸产业园。

      “到此投资建厂,奔的就是‘禁塑令’。”去年10月入驻长春的江苏华盛材料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长春盛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光军告诉记者。

      刘大蔚说:“随着厂家竞争加大、技术不断进步,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价格也会逐步降低,相信‘禁塑’实施情况会越来越好。”

      (原标题:“禁塑”一小步 环保一大步)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国家能源局:"一把手"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
    下一篇:没有了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