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社评:环保执法“猫鼠一家”源于执法不透明

    社评:环保执法“猫鼠一家”源于执法不透明

    来源: 新京报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12-03 访问:

      现实中的环境执法造假,比起环境监测数据、检测数据造假毫不逊色。从环评报告,到企业环评验收,从企业的排污量统计、企业的排污费收取,到环保部门的行政罚款,都可能会出现“监管造假”的漏洞。

      近日,江苏省句容市、浙江省海盐县等环保及相关部门违法违纪案件被检察机关查处,这些案件中,环保系统腐败窝案备受各界关注。当雾霾围城、水土污染等话题一再刺痛公众神经,公众对环境监管和执法部门抱有更大期待时,执法者竟成了违法者的“保护伞”、“猫鼠”成了一家。(12月1日《经济参考报》)

      污染企业假装治污,环保部门假装执法,两家暗通款曲,如今在基层早已不鲜见。刚刚被曝光的江苏句容环保腐败窝案就是典型的例子,环保执法人员收受贿赂向企业通风报信,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副大队长均涉案,2006年至2014年8年期间,监察大队大队长许某先后99次接受被监管企业的贿赂,平均下来,每月都有一次受贿。

      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中的环境执法造假,比起环境监测数据、环境检测数据造假,丝毫不逊色。从环评报告,到企业环评验收,从企业的排污量统计、企业的排污费收取,到环保部门的行政罚款,都可能会出现“监管造假”的漏洞。数据显示,近10多年来环保系统的腐败案呈递增之势,不过这些被查出的案件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针对环境执法领域的造假,我们需要改进对监管者的监管。包括,上级环保部门需对基层环保执法进行不定期的暗访抽查,畅通民众举报渠道,对环保部门消极作为,检察机关积极立案调查,等等。就在几天前,国务院发布了《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提出划分若干环境监管网格单元,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建立倒查机制等一系列措施,这无疑是重塑环保法治的一个开始。

      但也要看到的是,仅仅靠行政体系的内部监督,来改进环境监管执法,仍然不够。公众,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也是环境执法的天然监督者,激活公众监督,才是改进环境监管执法的最大动力。那么,公众监督改进环境执法的最大障碍在哪里?那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污染企业的排污数据是多少,环保部门的监管执法的详情如何,没有这些信息,公众监督往往困难重重。最近新华社就报道了深圳最大垃圾场周边60余万居民维权经历,居民们要求公开环评报告,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垃圾场环评报告涉密,不宜公开。

      环保部环监局局长邹首民之前在解读《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时所说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也就是说,一方面,今后,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要把自己的污染信息如实公开,一个城市、一个乡村的政府部门,对这个区域的各类环境信息,也要持续监测、如实公开,随时备公众查验和索取。

      另一方面,必须让环境执法“全过程接受公众监管”。涉及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的过程,不得有任何暗箱操作的空间,环境执法,可邀请环保组织、环保志愿者、当地热心公众一起参与。而其执法结果,则更需要写得详细全面,随时开放,便于公众查阅和监督。在透明的过程中,任何执法犯法的监管者,都将面临被公众检举、送上法庭的危险。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破除环保执法“猫鼠一家”,慢慢迈向环境监管透明时代。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皮影戏倡环保
    下一篇:周边5省份或将利用北京实验室抽查新车环保标准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