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陈佳丽 华南农业大学 袁洁瑚《中国青年报》(2014年10月23日08版)
中国青年报组织25名大学生记者直击赛场,采访报道第8届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中青未来号作为唯一媒体参赛队,连续两届出征大赛,取得了普通组预赛第一、决赛第二的成绩。摄影 李庚伟
“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隔三差五在这样的‘仙境’中走一遭,也真是醉了……”在网友吐槽pm2.5再一次爆表的时候,节能减排的“紧箍咒”正向汽车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呼喊也应运而生。
但是来自第8届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太原科技大学领航车队的阎立却有不同看法:“不能用极端的方式追求节能,我们要时刻警惕新技术彻底改变汽车的同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消费者利益的牺牲。”
“印象最深的是一辆名叫龙珠的赛车。”这是关于大赛最具人气赛车的访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龙珠”正是阎立所在车队打造的一款外观近似于“几颗蛋状物拼起来”的节能车。在受访者看来,这款车不仅从外形上赋予了未来汽车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在安全性和舒适度上实现了突破。与大多数对手需要躺在狭小的驾驶舱里行动困难的姿态相比,领航的车手却是以“坐姿”轻松跑完全程。同时,直立式驾驶舱同时带来了更开阔的视野,更精准的路况判断和更安全的移动体验。
从空气动力学角度,“龙珠”逆流线形赛车的潮流而上,就必然面临着风阻变大、能耗增加的现实,而车队对这一切显得很淡然:“不能为了节能而节能。”这句掷地有声的宣言倒是与本田中国去年提出的FUNTEC卓越技术有所契合:环保、安全、舒适,缺一不可。“新的汽车技术推向市场,必须做到足够成熟可靠,这样的汽车才能销售给顾客。”阎立说。
据观察,很多车队并不把目光囿于节能的层面,而是更多地探索人与车的关系。有车队在方向盘旁边增设风扇,让车手在竞技过程中减少痛苦;还有一些改变固定车身的设计,将转向盘换成可灵活使用的握杆操控,以更大程度地解放车手的双腿空间……所有这些零星的设计,不仅是单纯的机械改造,还传达出大学生普遍的造车理念——乐趣、舒适与节能相结合,真正实现FUNTEC的目标。
节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车队为此绞尽脑汁,企图在造车过程中增加更多新鲜元素。合肥工业大学的斛兵骐骥车队今年尝试将化油器改成电喷器以提高燃油效率,车身材料上淘汰了往年的ABS工程塑料,换上更安全轻便的碳纤维,车重立刻由原来的20公斤降为12公斤;哈尔滨工程大学远航车队吸取往年经验,缩小气缸直径以减小发动机排量;华南农业大学则将思考重点落在了燃烧效益上,为了使发动机更高效地转化能量,车队在发动机上增加了一个火花塞,双点火以确保油气充分燃烧。
小小的赛车除了动力技术的不断求新求变外,还有很多人性化与智能化的探索。车手小罗在车内说了句:“赛道地图”,赛车的单片机上竟真的显现出一幅竞技场的路线图来。这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己编的程序,在车辆内部安装了一个“电子大脑”实现人机互动。“机械是为人类服务的,要求更贴合人的需求。”小罗说。
今年首次参赛的东华大学CCAC车队将队员的“脸萌”头像贴满车身,他们将用一辆赛车挑战两项大奖,一是燃油组冠军,另一个则是最佳设计奖。事实上,这辆车的惊喜并不止于此,“车架全部采用碳纤维材料,成型应用热压罐技术,而且这些技术流程都是我们大学生自己完成的。”队长朱艳介绍道。此外,部分大学生车队还通过选用小排量的化油器、切除变速箱内多余档位的齿轮、减少车轮与车壳的摩擦等创新性的小改动,尽可能实现节能的目标。
大赛主办方介绍,本田新一代技术“Earth Dreams Technology(地球梦科技)”就是在传统内燃机技术的创新基础上,实现了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高度融合。未来也许需要颠覆,但未必要抛弃传统。正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滨海号”的队员赵士伟所言:“节能是大势所趋,但不能颠覆传统,只有传统技术与新技术完美碰撞,才可能迎来汽车产业的新春天。”
(原标题:节能环保 传统与颠覆如何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