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中俄能源合作提速前行

    中俄能源合作提速前行

    来源: 中国政府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10-11 访问:

      中俄能源合作提速前行

          应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邀请,李克强总理将于10月12日到14日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这是李克强总理首次以总理身份访问俄罗斯,相信将对双边关系和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访期间,在双边合作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能源合作,无疑会备受关注。提起中俄能源合作,就会令人想到中俄原油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合作项目,也可能令人想到原油管道的一波三折、天然气项目“马拉松式”的谈判过程。

          尽管中俄能源合作有一些波折,但双方的互补优势和合作共赢的需要是两国开展长期能源合作的不竭动力。“磨出来的好事”,才更能经得起考验。

          这一两年来,随着中俄关系大踏步的发展,两国能源合作也在提速前行。比如,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访俄罗斯期间,双方签署了俄方通过东、西两线对华增供原油的合作协议。总金额达到2700多亿美元,每年增供油总量达到2200万吨,包括从东线在现有中俄原油管道年供油1500万吨的基础上逐步增供、自2018年起达到总供油量3000万吨,从西线通过中哈原油管道每年对华供油70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谈成了这个大额、长期的原油供应合同并已启动实施,谈判很顺利,合作也很高效。

          今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合作协议。这个项目的谈成,标志着双方在天然气领域合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合同总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每年供气380亿立方米,期限30年,中国境内的用户将超过5亿人。普京总统将其称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建设工程。9月初,俄方境内段管道——“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已经开工修建,计划2018年建成并投产运营。

          据媒体报道,东线天然气项目谈成后,双方企业已经重新启动西线天然气项目。这是一个规模不亚于东线项目的重大能源工程。有了东线项目的合作基础和成功经验,相信西线项目也会很快达成协议。

          当然,中俄能源合作除了油气产品贸易外,双方还在积极拓展油气上下游全面合作,包括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炼化和精深加工合作。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总统不久前邀请中方企业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的万科尔油田股份,并表示对中方没有任何限制,进一步传递了双方大力推进上游合作的积极信号。此外,双方在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都制订了长期合作规划,合作进展顺利。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同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双方开展能源合作是内外因共同促成的,这种合作是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

          首先,合作是双方的现实需要。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之一,能源是俄罗斯的重要支柱产业。俄方需要为本国丰富的能源资源寻找可靠、稳定的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之一,资金实力雄厚,需要找到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商。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等要素在中俄能源合作中实现了最佳结合。中俄两国毗邻的地缘优势和成熟稳固的政治关系,也为双方开展大规模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和保障。

          其次,双方高层领导人高度重视并亲自推动。能源合作对中俄两国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两国领导人每次会晤的重要议题。值得一提的是,双方于2008年建立了副总理级的能源合作机制,负责统筹协调两国能源合作并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6年来,中俄能源合作机制高效、顺畅运转,推动两国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三,国际能源市场环境和全球能源合作格局变化助推了中俄能源合作。新能源更广泛的使用,进口和出口渠道日益多元化,新的油气开采技术加速进步,能源自给率不断提升,都为中俄开展大规模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各种可能。

          共赢是合作能够实现的前提,任何单方面获利的合作都不可能成功。中俄双方能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这么多、这么丰富的成果,就是因为这种合作首先满足了“合作共赢”这个前提。这一两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两国能源合作取得非凡成就,还因为双方有了多年商谈的基础,有资源与市场、资金与技术的最佳配置优势,大项目合作到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时候。(常远)

      (原标题:中俄能源合作提速前行)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能源

    上一篇:【2014年度环保世纪行】桑植廖家村镇垃圾焚烧炉变废为宝作用大
    下一篇:四川环保厅原处长赵向岁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