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10日电(白琥)记者10日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2013年,该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66.6,级别为良。近年来,该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持续保持良好,在全国处于中上等水平。
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利用遥感监测数据解译等手段,对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这个评价体系是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也就是EI指数来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好坏,数值范围在0~100之间,根据指数得分,将生态环境分为五级, 75以上为优,55-75为良,以下分别为一般、较差和差。
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66.6,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
在2006年,这一指数仅为59.7。此后的2009-2013年,该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基本保持在66左右(65.9-67.1),生态环境质量为良,且持续保持良好(55≤EI<75为良好),在全国处于中上等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北京生态环境质量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北部山区及西部山区明显好于平原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北京市各区县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其中石景山区变化最为明显,由于首钢的搬迁,石景山生态环境质量由差转为一般。
记者注意到,虽然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比2000年明显好转,但距离公众对宜居、舒适环境的渴望和期盼,与技术规范中提出的优等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近80%的人口集聚在占全市国土面积1/3的平原区内,能源和资源消费量大且相对集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环境污染负荷超载严重。”
北京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王春林表示,特别是大气环境污染严重,是北京环境质量最突出的短板,致使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不高。今后要继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降低污染负荷,提升环境质量。
在王春林看来,水资源的短缺,是北京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不高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他建议增加生态用水,补充河道,力求延长有水河道的长度、扩大湖库水面面积,多方筹措增加水资源总量。
与此同时,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开发强度不断扩大,大量侵占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全市人工不透水面积增加了36%,湿地面积有所缩小,百万亩造林工程还未发挥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环境容量明显不足。
此外,在核心区、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化程度显著升高,城市内部和城镇之间的大型绿地面积不足,绿色廊道不够贯通,城市热岛效应逐渐显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可规划作为生态用地的土地资源难以满足需要,环境资源十分稀缺。
有鉴于此,王春林表示,应继续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建设,增加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企业搬迁、拆迁腾退等地块应尽量用于补充生态用地,加大提升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的幅度。(完)
(原标题:北京市环保局:首都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