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席锋宇
2月4日,农历初五。清晨7点半,记者来到北京市大兴区香园路,见到两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昨天燃放后的烟花爆竹碎屑。
“按说今天‘破五’放炮的人多,但是比起初一,今天的鞭炮声并不多。”大兴区黄村镇的环卫工人张师傅边扫边和记者说。张师傅6点半就得到位,他负责清扫的道路有500米。另一位环卫工人并不负责这片区,只是春节期间过来支援。
“今年比往年放炮的人减少了很多。往年,我都扫不动,得用劲儿拿扫帚往前推。”张师傅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迎新春,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这也成为我国特有的民俗之一。这之后,我国的爆竹燃放在争议声中也经历了从“消失”到“限放”的过程。然而,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近年来纷纷遭遇重度雾霾之后,对于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让空气“雪上加霜”的埋怨也随之而来。多数地方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倡导民众少放甚至不放,但是,这种倡导的法律效力有待提高。
一边是代表着中国特有传统文化的民间习俗,一边是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的战略目标,民俗和环保的矛盾让爆竹的放与不放又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拐点”。据记者了解,在今年年初多个省份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提出应立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建议。
的确,我们既是新鲜空气的享受者,更是它的捍卫者。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多地媒体报道,今年烟花销售和燃放都比往年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公民意识的提高,而公民意识的提高正是全社会养成法治思维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这或许为解决民俗和环保的矛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土壤。
(原标题:以法治思维处理民俗和环保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