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通过构筑公众参与网络对企业排污“零容忍”的做法引起业界关注,但权威人士指出要彻底扭转环保困局,还须构筑更加深广的“绿色责任链条”。
在11月8日举办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论坛上,嘉兴市环保局局长章剑介绍了环保部门不再孤军奋战的经验:“检查哪家企业,群众说了算;环保处罚多少,由市民陪审员决定;环保信用不良企业能否摘帽,市民有否决权。”而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大环保”,让他“腰杆硬了”。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教授认为嘉兴赋予公众否决权的做法,比起许多城市只满足市民对环保的参与权、知情权,“往前走了关键一步”。
中国知名的民间环保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同嘉兴实验为“模式”之一,但指出要根本上改变环保部门执法时受到掣肘、不敢去碰污染大户的情况,还须加固“绿色链条”的“短板”,比如法院不愿受理与环境相关诉讼,比如投资者的“责任投资”理念匮乏,比如消费者选择“绿色企业”意识淡漠。
“英国石油公司泄露事故导致股价7周内下跌50%,而紫金矿业被处罚消息公布当日股票涨停,说明中国企业违法成本太小。”观察人士指出,政府官员、民间组织和公众通过博弈实现共赢的“渠道依然很窄”,而环保方面更深层次的制度变革还有待破题。(记者王南)